内藤湖南(1866-1934)是近代日本中国学的奠基者和最重要的学者之一。早年他曾在《万朝报》、《朝日新闻》等报社当记者,是活跃在明治中、晚期政界、文坛上的一个有名的“中国通”,对中国近代社会政治变迁、文化现象多有及时的、敏锐的评说;1907年起,执教于京都大学文学部,任“东洋史第一讲座”教授,对近代日本中国学的形成、日本中国学研究中京都学派的成立,做出了开创性的不可或缺的作用。他的中国史分期说、中国文化中心移动说、注重元典阅读与考据的实证主义治史方法等,至今仍影响着日本中国学界。
内藤一生曾九次来过中国,旅迹遍及华北、东北、长江流域的所有主要大城市,象北京、天津、沈阳、上海、南京、苏州等地,则是屡次游历。中国,有他往昔在汉籍上久已熟悉了的名胜古迹,是他精神上向往已久的文化发祥地。“故旧当年空鬼籍,江山异域久神游”,(《燕山楚水·游清杂诗》)他凭着汉学家的学者素养及新闻记者的职业敏感,所到之处,赞美风光景物,考证古迹名胜,评述士风人情,时而抒发一些今夕对比、中日比较的议论感叹,或浅吟低唱,或慷慨高论,无不涉趣成文,近百年后读来,仍觉饶有兴趣,时获启发。
辽阔的中国大地,以广阔宏伟的气魄使来自岛国的内藤深为感动。纪行文中,尤其是第一次来中国写下的《燕山楚水》中,有许多对中国风光景物的描写、赞美,试看以下一小节:“过了澎浪矶,就到彭泽县,这里是长江南岸,皆山骨嶙峋,威岩争峙,……山和江之间,芦花盛开,眺望颇呈奇观。凡大江沿岸,洲渚平衍处,芦荻丛生,往往数十百里不断,时方孟冬,叶败花开,如霜如雪,极目无涯;或曰长天杳渺,云树相接。……如此宏远豁大之景观,只有在大陆中原才有缘识得,见惯了我邦以细腻取胜的风光的眼睛是不能想象的,真可谓天地间之大观。”
这是1899年11月初从上海往武汉溯江而上的船上的所见。这样的描写在书中俯拾皆是,又如从塘沽到天津的火车上对北方平原的赞叹,登游长城的观感,对杭州西湖山水的倾倒等等。他还在同书中比较、总结中日两国风景道:
“要而言之,中国之长在莽苍、宏豁、雄健、幽渺,不在明丽、秀媚、细腻、委曲,赏之如啖甘蔗,渐品佳味;我邦之景,如尝糖蜜,齿颐皆甘。”
北京是中国的首都,这里可以感到中国历史和现实的脉搏。1899年内藤第一次来中国时,北京所给他的印象,是戊戌政变后的“景观破败,人心沉寂”。但作为汉学家遥想已久的中华大帝国的京城,内藤还是对之倾注了莫大的关注。
“入得永定门,右为天坛,左为先农坛的红樯数町,中央为宽若数百步的道路,是去年才修缮成的砌石大道,一直通到内城的正南———正阳门。北京城规模宏大,不愧为大帝国的都城。……北京城壁构造雄壮,曾早有所闻,于今目睹,仍令人惊叹不已。……城中尘土作灰色,措足飞扬,蒙蒙晦冥,步行数分钟,衣服皆成灰白。若乘坐马车,或骑马骑驴,更是尘沙没蹄,侵没道路,人马之影难辨。”(《燕山楚水》)
在北京时,正赶上中秋节,内藤约了古城贞吉等日本友人一起作“城壁观月”。北京的城墙,作为大帝国都城的象征,曾为举世赞叹,与长城同为中华民族的骄傲,但却在新中国的建设热潮中,不顾建筑学家梁思成等人“保存史迹”的再三申辩,被左倾激进的建设方针化为乌有。如今借助内藤当年的记述,我们可以追想那无缘拜瞻的伟大古迹之一斑:
“在崇文门内的登城台阶前,赂以守城者小钱,登上城壁,月已升上外城城壁,秋色澄明,昼间尘沙喧嚣的街市,眼下也变得清凉宁静。……城壁每隔300米有一扶壁,是城壁特别宽阔的所在,崇文门即在东边第五个扶壁处。我们在破损的雉堞边铺上毛毡,摆设了简单的酒筵。城壁上虽皆铺以城砖,但杂草茂密堪没人头,甚至还可见数丈高的树木。城外濠水映着月光,几处人家,数点灯影,闪映于嫩杨柳之外。亨着俚曲的北京人,徘徊于濠边,三三两两,隐约可见。此情此景,使人浑然忘却自己身处君临四亿生灵的大清皇帝的城楼之上,无限凄凉,漫上眼底心头,催人泪下。”(《燕山楚水》)
内藤还详述了辽、金、元以来北京故都的历史沿革,介绍了长城、十三陵、京郊各大寺庙的概况,引用到的史籍有历代正史的《地理志》、郦道元《水经注》、顾祖禹《读史方舆记要》、顾炎武《昌平山水记》、孙星衍《环宇访碑录》、《大清一统志》等,在一部游记中,如此多地信手征引史地书籍,可见作者博识之一斑。
上海是中国最早的通商口岸,晚清以来,租界林立,成为中外人士注目的“洋场”、商埠。内藤敏锐地道出上海作为这一特殊城市的特殊性格:
“上海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,但事实上,却是中国又不是中国,完全呈现出由列国共建起的一个小独立王国的样子。作为东洋最大贸易港的上海,理论上,应该是和平的摇篮,但事实上,却常成为骚乱的策源地。这里的中国人,似乎已没有自己是中国国民的观念,而可说是住在小独立王国的半外国人,这里的外国人,与其说是爱好中国的和平,不如说对中国的骚乱更感兴趣,他们在这里极为自由地甚至是放肆地观测着中国的大势。另外,上海与苏州、杭州、南京、汉口等地气氛完全不一样,与其说上海是中国中部长江流域的代表,不如说是与这些地方无甚关系的东洋全体放纵分子的代表地。所以从这里发出的新闻报道,也都带着这种气息。……这里最早感受到中国治乱的信息,也最早把这种信息传向四周。”(《支那视察记》)
对于外国人在这“放纵分子的代表地”、即我们常说的“冒险者的乐园”所进行的殖民色彩的行为,内藤是持批判态度的。相反,对于外国人在中国从事文化、教育事业,帮助中国革除愚昧,开发民智等工作,则热心介绍,由衷称赞。
他第一次游历六朝故都南京是1899年,所见到的是盛名空负,满目荒凉的金陵古城。1917年,他又一次来到南京,这次南京与18年前见到的非常不同,户数增加,街市繁华,特别是下关一带,铁路交错,轮船竟发,形成很好的街市。内藤感叹到:下关的繁荣是靠了铁路、水路交通的发达,把其它周围地方的繁荣移了过来,近年来镇江的衰弱就是一例。交通的创立带来城市的繁荣,这种例子还有津浦线上的蚌埠,蚌埠以前并无所闻,近来因有铁路通过,淮河大桥的通行,也促使了它的繁荣,与此相反,古来闻名的临淮关,却逐渐萧条,失去了昔日的地位。
在一些旧都古城,内藤湖南对于中国人不重视历史文化,不惜破坏具有文化教育意义的历史古迹的做法,深感痛惜。如在南京,内藤感叹道:
“欲探访明故宫的城墙,却损坏得连残迹都寻不见,据说因为城墙的古瓦值钱,被政府卖掉了,在这里我看到中国人败坏古物的勇气,不禁扼腕惊叹。……(在会见当时南京的都督时,)我又问及明故宫城墙被破坏之事,他对这样的问题更是没放在心上。于此可见近来一般中国人的心理状态。”(《支那视察记》)
在武昌,内藤很想去拜诣黄鹤楼下的曾文正公、胡文忠公的合祠,向王督军(当时的湖北督军王占元)一打听,才知道因为曾、胡辅助清廷讨伐太平军,延缓了革命的进程,而被革命党中的年轻人憎恶而毁坏了。在长沙,岳麓山下的曾文正公祠,也变成了湖南烈士祠。内藤是赞成中国辛亥革命,赞成中国走共和国道路的,这在他辛亥后所发表的一系列文章、讲演中都可明确看到。在岳麓山下,他也拜诣了黄兴、蔡锷墓庐,在西湖之滨,面对秋瑾烈士之墓,他也曾肃然起敬。然而,对于革命者的过激行为,内藤叹道:“(曾文正公对于两湖的)土地和人民是有大功劳的,湖南人如此易忘50年前曾文正公对于家乡的鸿业大恩,甚而憎恨他,实在令我惊异无语。”(《支那视察记》)历史总在曲折坎坷中前行,时至今日,《曾国藩全集》、《曾文正公家书家训》等书又一次成为书店里、报摊头读者们的热门书,学者们也正重新研究、公正评价这位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人物,还他以历史上应有的地位。回味80年前一位外国学者的先见卓识,良可感叹。